搜索

津门记忆——七八十年代的天津是这样!戈登堂没拆,金刚桥好古朴

发表于 2025-04-05 08:02:10 来源:新闻快报网

天津,古称直沽。公元1404年,明成祖朱棣在此设立天津卫,寓意“天子渡津之地”,天津之名自此见于史籍。这里依河傍海,既是京畿门户,又是航运枢纽,素有“九河下梢”、“河海要冲”之称,是名副其实的北方重镇。雄伟的检阅台、热闹的劝业场,庄严的独乐寺、蜿蜒的海河,无不承载着,天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风貌!80年代的海河广场检阅台那么,七八十年代的天津是什么样?就让我们通过一组珍贵的老照片,来回味40年前的津门风光吧!1975年,天津早点的价格,当时还是以分做计价单位。1975年的戈登堂,始建于1890年,曾是天津最大的主体建筑,在1976年的地震中损坏,于80年代初拆除。戈登堂近景,如今只剩下一小部分,旧址位于解放南路与泰安道交口附近1977年,俯瞰海河广场。四女雕像,位于多伦道口的海河边,用玻璃钢制作而成,是多少人的儿时记忆。1978年的水上公园,全是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,和如今的水上公园大不相同。1980年,刚刚建成的出口商品陈列馆,当时是天津的第一高楼。1982年天津文庙东门里的牌坊1982年,东门里的肉摊,旁边还是老旧的红砖房1983年,劝业场里的搪瓷盆专柜,在塑料制品普及前,搪瓷制品是最常见的生活用品。80年代的天津友谊商店,这是当时高档名牌商品聚集地,老天津人都很熟悉。1983年,天津第二十五塑料厂生产的保温浴罩,这个薄薄的塑料袋,是多少人的童年记忆?1983年的狗不理,生意相当火爆1983年的桂顺斋第一门市部,你还记得这里的味道吗?南开副食店的凭证麻酱1984年,天津古文化街的戏楼,一到夏天的晚上,这里就变得人山人海。1985年,天津街头的公交车这种天津老公交的价格,你还记得吗?1985年,天津的地铁站当时没有手机,人们坐地铁的时候,都是仰着头的1985年,家具五厂的利民的大衣柜,现在还有呢。过去结婚买家具五,三厂的大立柜,都是要凭条的,做工精细,真材实料。1985年的金刚桥,始建于1903年,1996年改建成双层拱桥。从照片中可以看到,80年代的金刚桥,已经是跳水者的乐园了!1986年,和平路上的一家杂货铺,有“鲜橘子汁”出售1986年,海河边的停车场,那时候私家车还很少,人们出来玩,基本都是骑自行车。80年代的维斯里,位置在滨江道鱼河北路交口,如今已消失不见1986年的张自忠路1986年的八里台立交桥1987年的幸福道农贸市场,人们兴高采烈的购买新上市的鲜鱼1987年,河西区体北三区的居民用上了燃气,从此告别了蜂窝煤1987年,大雨过后鞍山道,人们淌着水出来购物。1988年的滨江道,两侧霓虹灯闪烁,虽然不及如今璀璨夺目,却也是热闹非凡1989年的食品街,被评为了“津门十景”之一1989年的冠生园,这里的卤鸡、蜂蜜和大白兔奶糖,是多少人的儿时记忆。80年代末南门外大街與服装街口。当时的南门外,有好多宝藏老铺子:九乐天旁的锅巴菜铺、公益德包子铺、老炸糕铺后改成饺子馆了、南门外豆腐房等1989年的长春道菜市,曾是津门最大菜市场,为什么要念成“法国菜市”?80年代的估衣街,古老牌坊巍然耸立…1989年老南市,前面路口是华楼,后面路口是什锦斋。1989年,南市的一家火锅店,人们边吃边聊,很是惬意80年代的天津,虽已远去,但透露出的温馨与质朴,犹如一副淡雅水墨画,令人回味无穷。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随机为您推荐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津门记忆——七八十年代的天津是这样!戈登堂没拆,金刚桥好古朴,新闻快报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